
鋸條導向裝置
安裝在鋸梁支板的導向裝置由左、右導向臂與導向頭組成,左、右導向臂都可沿燕尾榫移動(或右導向臂固定在立柱套上),調整兩導向臂間距離比工件尺寸寬40mm左右。導向裝置用于改變鋸條的安裝角,使鋸條與工作臺垂直,為保證鋸條的切削精度,減少振動,在左右導向臂各裝有一組導向輪(滾動軸承)和耐磨的導向塊,鋸條背部也有耐磨合金的導向塊。
夾緊機構
右虎鉗固定在床身上,夾緊絲桿穿過液壓夾緊油缸內孔, 由絲桿連接左虎鉗沿導軌左右移動,當左虎鉗距離工件10-30MM時連接。手按控制面板的鉗緊或鉗松按鉗,使工件夾緊或松開。








普通帶鋸床的改造
鋸削下料長度通過調節標尺14與返回到位開關的相對位置來實現,下料數量由計數器實現,各動作的完成由到位開關檢測。鋸削速度由調壓閥調整供油壓力進行控制。各動作的邏輯關系由繼電器完成,驅動由動力油缸完成,控制由電磁閥完成。
對于普通帶鋸床而言,由于壓力的變化,液壓油溫度的變化以及電磁閥和繼電器的滯后都影響鋸削送料的精度,因此下料精度差,批量下料的一致性也不好。此外,在改變普通帶鋸床下料長度時,由于需調整送料長度標尺,操作也比較繁瑣。


由于現在人工費用的提高 原本一臺普通鋸床可以做的事情加上現在的 人工費用一年下來的成本 就和數控鋸床相當 使用成本遞減式減少。
1裝夾方面: 數控鋸床 :一次裝夾完后可以不用看管 可加工不同數據的工件 效率高 對工作人員要求不高 裝夾完工件后還可以做其它工作。
普通鋸床:根據工件的不同尺寸,沒鋸完工件需要新安裝調整一次 費時費力 一不小心會撞壞鋸條,(一條鋸條成本在280-420之間)其實就相應的提高了加工成本。對師傅的熟練程度要求較高。一臺機床需要一個師傅看管。